华园要闻

青春新华·2013迎新系列报道五:今天,我们是新生

发布日期:2013-08-31

    新华学院报讯(学生记者  熊雁林、陈亚楠)8月31日,新生报道的第一天,火车站从早上6点多就开始人群涌动,有志愿者,但更多的是新生及其家长,他们的眼中,满是对于大学生活期待,对于合肥这座城市的憧憬。

新学校,新希望

    在爸爸妈妈陪伴下,今天第一次来到合肥的陈美学同学格外兴奋。合肥作为安徽省的省会城市,大学众多,因此,她也早早的把合肥定为上大学的首选城市。

    在记者逐渐与她熟悉的过程中,她想了解的第一个问题不是关于学校,而是学校兼职的情况。进一步了解才知道,陈美的家境并不差,只是她想要通过兼职进一步锻炼自己,想要在大学生活中过的更加丰富,“我不想永远躲在爸爸妈妈的怀抱中生活,兼职,或许是我独立的一个开始,只有这样我的大学才会不留遗憾。”陈同学态度坚决的说道。大学,是一个机遇和挑战并存,压力与希望同在的地方,勇于奋斗,必然能取得成果。

为友情,聚新华

    来自安徽芜湖的朱正春性格比较内向,和他交谈的过程中更多的都是妈妈在一旁回答。

    当被问到儿子是哪个专业时,阿姨笑着说:“我也不知道他选的是什么专业,都是他做主的。我们现在都让他自己拿主意,这也算显得民主吧。”“因为所学的是理科,就选择了电子通信工程学院的机电专业,也是比较适合男生的专业。”朱正春说,他的分数已经达到二本分数线了,但因为自己的一个好朋友在新华,所以他就毫不犹豫的过来了,阿姨也表示理解。而在今年高考暑假假期里,他没有选择在家闲着,而是顶着严严烈日学驾照,为了今后有个技能。

    “通过这两个月的驾校学习,也是对我的考验,让我重新认识了自己,会更加吃苦,相信开学的军训正是证实自己的时候。”朱正春抬起他的手臂,黑白两个对比色足以看出他在这个夏天的付出。

为梦想,不放弃

    如果说家长的陪送是一幅幅温馨暖人的画面,那么独自来到学校自己收拾一切的同学更向大家诠释了独立自强。

    在校车上,别的同学和亲戚聊得热火朝天时,有一个男孩却安静地坐在靠车窗的位置,他是来自安徽省六安市的余汪洋。他笑着告诉记者,“其实有很多同学都是自己来的啊,我家又近,坐动车半个多小时就到了,没有什么的”。

    问起专业时,余汪洋难掩心里的喜悦,财务管理,是他的第一志愿。

    在谈话过程中,我们才了解到余汪洋是一个比较“特殊”的新生,已经在外地工作了几年的他,因为感觉在工厂的工作很无聊,最后决定回来复读升学,提升自己,重新回到校园的他,对未来充满了信心。回忆起在上海打工的那几年,住的是租金350元一个月的小房间,条件很艰苦,而且在外工作人生地不熟的还被骗过几次,生活的挫折让他觉得压力很大,他说自己不打算考研,毕竟年龄比较大了,想赶快出去工作,不过他表示还是会好好学习,努力考一点与自己专业相关的证书。

 

(责任编辑:张志彦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