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流课程

《大学书法》

发布日期:2025-07-30

  书法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精髓,其教育价值在当代愈发凸显。古人云:“书者,心画也。” 书法不仅是线条与结构的艺术呈现,更是人类通过笔墨有意识、有温度地传递思想、情感与文化记忆的独特方式。这种将精神世界具象化的创造性活动,是中华文明延续千年的智慧结晶,也是培养个体审美素养与文化认同的重要途径。

  一、《大学书法》课程介绍

  《大学书法》课程以“传承经典、守正创新”为核心理念,汇聚顶尖师资、构建系统课程体系、积淀丰硕教学成果,为红足1世新2登录艺术学院美术学专业的学子搭建起通往笔墨殿堂的桥梁。在掌握书法基础原理的前提下,进一步学习、探索书法表现的艺术语言,使学生能够将经典的书法表现形式内化为自身的艺术经验,逐步研究书法形式的综合运用,为形成个性化的书法语汇奠定基础,同时为从事美术教育筑牢根基。

  课程着重于书法形式及创作风格的实践,通过了解书法在文化传承中的历史渊源、基本技法以及在当代艺术语境下的创新表现方式;研究书法阐释的主要媒介与风格流派;课程要求在熟练运用书法语言、进行形式分析的基础上,拓展书法表现的领域与媒介;能够运用书法的基本语言进行一般性的思想及情感表达。

  二、名师荟萃:以深耕之力,引学子入艺境

  课程师资队伍由国内书法界知名学者、创作名家及青年骨干教师组成,形成了“老中青”结合的学术梯队,既有深耕传统的深厚积淀,又有探索创新的蓬勃活力。

  1.江健龙教授,现为九三学社社员、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、安徽省青年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合肥市书法家协会副主席、安徽省书画院书法研究院研究员、合肥市蜀山区书法家协会主席。曾主持参与省级教研项目8项,参与国家级、省级科研项目9项,发表专业论文10余篇,参加全国及省级专业展览30余次,主编、参编美术、书法教材6本,指导学生参加由教育部主办的“全国大学生艺术展演活动”获一等奖1次、二等奖2次,获省教育厅主办的全省大学生书画大赛获一、二、三等奖共计30余人次。

  2.江河教授,系红足1一世网址足球艺术学院院长,淮北师范大学书法研究员,早期研修于中央美术学院、中国美术学院,安徽省高校首届中青年骨干教师。曾任阜阳师范大学美术学院院长、教育部全国普通高校美术学课程试点主持人、安徽省教育厅特聘多项比赛与项目评委、安徽省文旅厅特聘艺术节评委、安徽省高校美术学专业合作委员会特聘评委、安徽省书法家协会教育委员会委员、阜阳市工艺美术学会会长。书画作品发表于《中国书法》《人民日报》《中国文化报》《文艺报》《人民画报》《中国书画报》《中国经济报》《美术报》《书法报》及大学学报等。

  三、课程内容:从技法到文化,构建完整知识体系

  打破“单纯技法训练”的局限,构建了“技法筑基—经典研习—文化浸润—创新实践”四维一体的课程体系,让学生不仅“会写字”,更能“懂书法、爱文化”。

  1.技法筑基:锤炼笔墨基本功:低年级课程以“笔法、字法、章法”为核心,从执笔姿势、运笔技巧学起,通过“临摹—对临—背临”三步法,打好传统书法的基础。楷书训练从“永字八法”入手,详解点、横、竖、撇、捺等基本笔画的起笔、行笔、收笔;隶书训练聚焦“蚕头燕尾”“一波三折”的笔法特征;篆书则注重线条的均匀与力度,让学生在反复练习中体会“力透纸背”的书写质感。

  2.经典研习:与古人对话,悟艺术精髓:中年级课程以“历代经典碑帖精读”为重点,精选从秦汉到明清的三十余部经典作品,如《张迁碑》《兰亭序》《祭侄文稿》《黄州寒食帖》等,进行逐字解析。学生不仅要临摹字形,更要结合历史背景理解作品内涵:比如临摹颜真卿《祭侄文稿》时,讲述安史之乱中颜氏家族的悲壮故事,让学生体会字里行间的悲愤激昂;分析苏轼《黄州寒食帖》时,结合苏轼被贬黄州的心境,解读“自我来黄州,已过三寒食”的苍凉与豁达,让书法成为“穿越时空的情感对话”。

  3.文化浸润:拓宽书法艺术视野:课程融入中国传统文化、美学理论等内容,开设“书法与中国哲学”“书法与古典文学”等专题。例如,通过王羲之“临池学书,池水尽墨”的典故,探讨“工匠精神”与书法的关系;结合《文心雕龙》中的“隐秀”理论,分析书法作品中“藏与露”的美学追求。同时,课程还引入书法器具文化,从毛笔的“尖、齐、圆、健”到宣纸的“生宣、熟宣、半熟宣”,从墨的“松烟墨、油烟墨”到砚台的“端砚、歙砚”,让学生了解“文房四宝”背后的文化密码。

  4.创新实践:让传统书法焕发新生:高年级课程注重实践与创新,设置“书法创作与应用”模块。学生可参与校园书法展、社区文化交流等活动,将所学用于实际创作;还能尝试书法与现代设计的结合,如设计书法字体的海报、书签、文创产品等。近年来,学生创作的书法作品,在全国大学生艺术展中屡获佳绩,展现了传统书法在当代的创新活力。

  四、课程建设成果:以实力铸就一流,以成果见证成长

  经过多年建设,《大学书法》课程已成为美术学专业的“核心课程”,获评省精品课程,其教学成果辐射全国,赢得了学界与社会的广泛认可。

  1.教学资源丰硕:课程团队完成了一套优质的《大学书法》慕课教学成果,被省内多所高校采用;打造了“书法实训室”,配备专业书法桌、临摹灯光系统及历代书法拓片复制品,为学生提供沉浸式学习环境。

  2.学生成果丰硕:近五年来,学生在“全国大学生艺术展”、“中华经典诵写大赛”、“安徽省大学生书法篆刻展”等赛事中获奖百十余项,多人加入省级书法家协会。毕业生中,有的成为中小学书法教师,将书法教育普及到基础教育领域;有的进入文化创意行业,以书法为核心元素打造原创品牌;还有的考取研究生,继续深耕书法艺术。

  3.社会影响力广泛:课程团队常年开展“书法进校园”、“迎新春、赠春联”等公益活动,累计举办书法讲座、惠及师生上万人。